攀登阅读:“互联网+阅读”的成效及方法
一、 丰富的图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攀登阅读”平台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巨大图书馆,其丰富的图书资源是孩子们遨游书海的基础。一方面表现在从低段的插图绘本到深奥的经典名著,从中国的《诗经》到欧洲的《荷马史诗》,不管是穿越时空还是跨越地域的书籍,在“攀登阅读”平台中都可以找到。“攀登阅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解决方案。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国学音律、少儿故事、绘本等,从原点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稍浅显的名著、鉴赏优美的散文和古诗文等,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首先在每本书的导读中了解该书的大致内容,之后便可进行线下详细认真的阅读。
另一方面表现在“攀登阅读”平台展示的各个年级的不同书目。“攀登阅读”的书目是紧紧地围绕新课标内容,推荐精选书目和特色书单,服务于学生各单元的课外阅读。自主选择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识字量,丰富了学习内容。做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初始工作。
强大的隐形图书库再次体现了“互联网+阅读”的优势,较之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快速。
二、 多样化的反馈形式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攀登阅读”平台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便是反馈方式,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支撑了攀登阅读平台的基础技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不一样的评价方式和各自的学习过程完成对学生数据的采集,进而形成系统对学生的反馈,让学生的阅读更加精准化、合理化。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的反馈,他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例如配乐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触。其中配乐朗读是学生使用最多的,在或愉悦或忧伤或安静或激昂的音乐声里,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声音和节奏朗读着书中的一字一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已经融入了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学会了鉴赏,这也为后面的“说一说”和“写一写”奠定了情感基础。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触的反馈中,学生的思考方式与成年人的固定思维是不同的,这一反馈方式既是对书籍已有的观点的认知,也是对书外世界的一种简单的认识和感受。
三、积极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攀登阅读”平台中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系统会有相应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有获取能量石、获得勋章还有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等,而这些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又体现出了“互联网+阅读”的独特的优势。而这些正强化的奖励往往也有效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丰富的图书资源、多样化的反馈形式和积极的评价机制是“攀登阅读”平台的独一无二之处,也是“互联网+阅读”的独特之处。但是这些线上的工作无论怎么出色还是需要线下的配合与监测。为此我们学校从以下几点抓起:
1、 确定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每年开学初,学校根据大纲制定必读书目将下发各年级,分发给各班。各班以学生人数进行分组,确定购买书目,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换阅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2、 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其参与其中
任何形式的阅读都必须有人辅导,或是家长或是老师,如若放任学生自由阅读,阅读效果也许不是很令人满意。我校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实现各班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一方面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体现了以身作则,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教师的阅读量。与此同时,学生的必读书目教师应提前阅读,将其中的重点难点加以引导启发,也将书籍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指导。
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需要在“攀登阅读”平台进行答题认证,以此来记录证明自己阅读数量和内容。平台会将学生的成绩记录下来,形成对学生阅读能力与质量的分析,教师通过此分析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跟踪评价,并且通过平台上的阅读数据掌握学生的阅读量,之后便可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均衡发展,避免出现一些学生读很多,另一些学生读太少,阅读能力差太大的局面。
3、 调动家长积极性,实现家园共育
真正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要靠学校和家长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我校要求每位学生晚上放学回家后必须要有20分钟到40分钟的阅读时间,并且定期会有“攀登阅读”的阅读认证任务,这就要求家长要高度参与到学校组织的阅读中来,双管齐下,更高效更快速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充分利用展示平台,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学生在读完规定的书籍后,学校定期以年级为单位,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让学生把读过的书以朗读、话剧、讲故事的形式再现。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读书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视频、学校举办的活动等方式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也能看到通过阅读孩子产生的变化,家长也会产生自豪感,进而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中。
“攀登阅读”在我校开展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们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阅读兴趣也大大增强,并且实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融合与促进。同时,全校教师也爱上了阅读,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阅读也通过“攀登阅读”平台与时代接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附:
单位简介: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一小学,是一所公立“六规制”小学,学校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在校生1286名,教师82名,本科学历达80%,平均年龄40岁,其中省教学能手6人,市教学能手15人,区教学能手30人。学校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曾多次受到省、市、县政府的表彰。
作者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一小学校
作者姓名:贾桂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