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课程 | 韩寒:智渔的定制化团队共建学习

腾讯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赋能课程 | 韩寒:智渔的定制化团队共建学习

2018-10-16

2018年,爱佑赋能社携手资深培训师、教练,拥有17年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诺华亚洲大学签约培训师洪朝阳老师,为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带来为期半年的定制化团队共建学习计划。这是赋能社首次为“爱佑益+”计划伙伴机构提供定制化的课程,与伙伴机构一起探索了新的合作模式的同时,也延伸了赋能社的服务深度。目前,为期半年的共建学习课程已全部结束,我们与智渔创始人韩寒老师一起复盘了这次学习。


(本文由韩寒老师访谈内容整理而成,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微信图片_20181018112153.jpg


在这次跟赋能社合作之前,智渔内部有3个人参加过赋能社的培训,不管是我自己,还是团队中的核心骨干,都觉得赋能社的培训课程给我们打开了很多窗户,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团队整体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今年年初,智渔从国外申请到一笔定向资金,专门用于机构发展。尽管我们还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初创团队,从制度建设和机构职能梳理方面来说,现在做这些工作可能还比较早,但我觉得目前智渔很缺乏的正是每个人的力量。这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并不是专业领域方面的,而是对自我、对职业的认识,如何在团队里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把团队的目标一起实现,这对于像智渔这个阶段的初创团队是比较欠缺的。

 

在确定方向之后,我们先联系了咨询机构,详细沟通需求后发现他们更多侧重顶层设计和战略层面,并不适合智渔。我们更希望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导师一直陪伴指导智渔的团队,综合各方面条件后,我们决定跟爱佑赋能社合作来共同推进这个项目,因为赋能社一直为公益行业提供定制化的培训内容,无论是行业经验还是导师资源都比较丰富,而且智渔从2016年起就是爱佑“益+创客”伙伴,可以说是深入了解智渔机构和团队情况。

 

经过反复多次的沟通探讨,我们制定了工作坊、行动学习和个人辅导的三阶学习内容安排。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决定在2018年首先开展工作坊部分,共3期:第一期组织共建、第二期个人领导力、第三期团队领导力。三期结束之后,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整个团队,都可以说获益匪浅。

微信图片_20181018112253.jpg


Q:三次工作坊均已结束,是否达成了最初设立的目标呢?


A:我们最初设立目标时,老师和赋能社项目负责人一起来到海口,参加了我们的年会并且与每一位智渔员工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访谈,对整个团队有了认识。同时,也跟我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面谈,深入了解了的我对智渔发展的一些看法和需求。


这三期工作坊是在这样扎实的了解基础之上设计而来的,可以说非常符合我们现阶段的需求。工作坊结束后大家的反馈,也都表示通过这些工作坊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或者短板,尤其管理层认识到自己角色转换意识的缺乏,现在大家可以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去落地,不断去强化角色转换意识。


这些都是比较符合我们一开始的目标设定的,当然从结果来看,我们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将所学内容真正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不容忽视的挑战。从外部来说,智渔想要解决的问题,跟社会、经济、产业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内容,也影响着我们的战略制定和工作方式的调整。从内部来说,智渔团队内部很多人都处于职业的早期初级阶段,虽然他们已经是行业内相对优秀的年轻力量,但是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诉求是不是与智渔发展的步伐一致?是不是相对稳定?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和我都认真审视的。


这是一次共同构建自己团队文化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和团队。三期工作坊结束后,有一些成员离开了,留下的成员对于自己的选择也更加坚定了。这对于我们的团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以往我们单独出去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无法达到的。



Q:从CEO的视角来看,通过这次学习,团队最突出的改变是什么?


A: 首先,团队的凝聚力,通过这次共创的过程,整个团队对于智渔目标的理解更加深入;其次,是战略层面,不仅仅在业务方面,也包括我们的人员培养方面,这是我们第一次内部共同来探讨智渔发展的问题,对于目前还留在团队里的人来说,他们要比半年多前更加深入地了解智渔,也有更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可以说,整个团队角色转换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我个人来说,洪老师这样的专业老师,她精心的工作坊设计和非常娴熟的引导技巧,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东西是我们作为一个创始人,自己去带领团队共创时所不具备的。创始人往往自己想法坚定,但是如何更好地让团队都能接受我们的想法,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前进,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领导的个人魅力,或者说领导力,在团队初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团队的长期发展来说,要保持一种持久的团队凝聚力,其实是需要更多元的力量来共同支撑。


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个人价值,那么我们想要真正认同同一个目标,又能够保留个体上的差异,能够让大家有不同的角度、有自己的思考,比以往是更具挑战的。以往我没有意识到这个挑战有多大,甚至没有意识到我的一些想法其实未见得是很有效的,却也被大家接受和认同了,通过这次的工作坊以及老师的专业引导,我才看到了一些同事身上的变化,也更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一些反馈,我才意识到,原来这种影响力的构建,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魅力或者领导力就可以实现的。


微信图片_20181018112351.jpg


Q:这次工作坊是否完成了设计之初的目标?在实际执行当中,有没有哪些意外的收获呢?


A:其实在计划之外的收获感觉更多,尤其是在一些我们原来没有想到的地方。可以这么说,如果单纯从评估的角度来看,我们既定的目标全部实现了,KPI都已达成。但是,我觉得KPI不是这次工作坊最大的价值所在真正最大的价值,尤其对于我个人来讲,最触动我的地方,或者说启发我的地方,就是回过头来看,我作为一个创始人,如何去组建了智渔这个团队,以及带领智渔往前走的过程中,无论是业务上的、外部的环境变化,还是人来人往的内部气场变化,之前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对我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通过这半年多的过程,不断的去回过头去看,才意识到。


Q:接下来,智渔的团队共建学习是如何计划的呢?


A:通过这次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老师在工作坊里面采用的方法、模式、分析逻辑框架等工具,我和很多同事在日常工作中都在用,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练习。


一开始我们设计的学习计划,就不止于一年的时间,而是一系列的过程。通过这三期的学习,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模式,之后我们会在内部继续去实践和深化这种互动。如果有条件能够继续跟老师进行专业的学习,相信随着老师对我们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我们内部的不断磨合,智渔团队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将会进行得更加顺畅。







京ICP备140036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