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2018-12-18
朱子沐,C公益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爱佑公益创业营第二期学员。
C公益原称宁夏Change青年公益组织,在2013年6月16日,由朱子沐与其他15位同级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联合创立。C公益致力于促进地方素养教育发展,促进青年发展与青年返乡,希望帮助青年积极、独立、有担当地成长,是在宁夏民政厅注册的首家以素养教育、青年发展领域为核心的社会服务机构。
2011年,朱子沐在宁夏银川一中读高一,那年暑假,他去上海参加了“第五届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中,他发现东部地区的同龄人没怎么准备,但表达能力、知识储备远超自己,整个宁夏地区仅一所学校入围,而北京、上海等地多达二三十所学校。这让朱子沐“很受刺激”,第一次感受到东西部教育资源和机会的不均等。 回到宁夏,朱子沐在学校创办了“宁夏首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在宁夏地区推广“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宁夏最好高中之一的学生,有义务给宁夏其他地区的同龄人做一些服务。”他当时这样想。 2013年,朱子沐高中毕业,他找到16个同级校园KOL(关键意见领袖),联合发起了“宁夏Change青年公益组织”(以下简称“C公益”),旨在通过朋辈教育和资源引进的方式促进西北地区青年成长和发展。 “‘C’代表‘Change’,意思是‘改变’。这其实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引导大家自我反思,然后去行动,从自我改变到影响其他人改变。”朱子沐说。
“核心竞争力是人” 最近,朱子沐出门会带三套名片,头衔分别是“C公益秘书长”、“SEED InVenture 合作发展总监”、“‘伯藜杯’校园创业大赛首席运营官”,三线作战,全部是兼职。 今年夏天,24岁的朱子沐从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毕业,选择去上海做自由职业,并打算“把沿海一些好的公益理念、资源、模式引回西北并本土化”。 今年6月,C公益启动战略转型,服务定位明确为“促进西北地区16-30岁青年成长和发展”。转型背后,是朱子沐他们的进一步聚焦:C公益计划从高中开始影响和陪伴青年成长,在而立之前,为青年提供职业规划、眼界拓展等服务。
“C公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朱子沐说。五年间,C公益打造了一个立足宁夏的西北青年公益人网络,成员从最初的16人发展到130多人,他们毕业于西北地区的20所高中以及其他地区的10所高中,分布在世界上7个国家、40余座城市的60余所大学,大多以兼职、志愿的方式为C公益服务。
看似松散的C公益,准入门槛并不低。加入C公益团队新成员首先要接受一天的培训,了解机构的历史发展、未来规划,然后进行共情、同理能力的考察。之后,申请者将进入部门培训阶段,学习《部门手册》、《公益常识手册》等,包括“社会创新”、“社会企业”等模块,随后还有3个月到9个月的“实习”考核期,通过实习考核,才能成为正式成员。
2015年寒假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是C公益成立至今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活动,有近300人参加。活动开始前,当时50多人的C公益团队在活动举办酒店整整忙活了3天,朱子沐在酒店驻扎了一周多时间,三天两夜没吃饭睡觉。
不做活动的时候,团队成员与C公益的链接较为自由。从今年起,机构会给大学在读成员提供每学期两次的企业、公益机构参访交流或公益工作坊参与机会,平时,同在一个城市的团队成员自己链接做活动。
朱子沐喜欢四处链接,他经常组“杂局”,把不同行业、互不认识的朋友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好点子出来或思想的灵光乍现”。朱子沐看重“链接”的能量:“我一直觉得只有留住人才能产生更多链接,只有人与人链接了才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C公益独创公益“自由人”概念,已经离开机构的过往优秀成员,C公益邀请他们继续以“自由人”的身份留在机构。目前,C公益有成员130余人,在职成员 60余人。
“链接”是表象,“社群”才是内核。“我们内部本身是一个社群,社群本身是一个青年赋能、赋权平台,它很多元。”朱子沐说。他是社群的受益者,2016年,他入选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于当年夏天在哈佛大学学习三周,让他开始“真正理解公益人应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2014年开始,超过90%的C公益成员都曾是C公益项目的受益者,朱子沐设想中的团队人才“闭环”初步形成。
一位C公益团队成员曾这样写道:“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伴,每个人自己又在发光,做着自己能做的,做了自己想做的,然后把其他地方照亮。”
打造“生态圈” C公益产品体系的丰富度不亚于一个中等规模基金会,有“模联”、“进校宣讲会”、“青年论坛”、“宁港青年文化交流”、“青年论坛”、“人文分享活动”等近10个正在运行和即将开展的项目。 在朱子沐看来,C公益是一个“既垂直又平台”的组织,希望与更多伙伴一同打造出一个支持西北青年成长和发展的“生态圈”。“任何社会问题都需要一个系统化的生态圈解决,而非一个垂直领域就能单独解决。”朱子沐认为。 C公益以“模联”起家,品牌知名度在青年支持公益领域已经打响。“模联”专注服务16—17岁的西北青年,邀请他们参加模联大会,给他们提供嘉宾邀请的锻炼、举办会议的支持、外出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出版学术手册,制定模联活动地方学术标准。对于热心模联活动的贫困生,C公益会给他们提供参会补助。 C公益构建的“生态圈”目前实力还比较弱。“在服务18—30岁年龄段青年层面,C公益的项目还不够好。”朱子沐坦言。除了“模联”,朱子沐对“进校宣讲会”、“送书赠书”两个服务18岁左右的高三学生的项目相对满意。“进校宣讲会”邀请宁夏籍优秀大学生走进高中校园分享高考经验、大学生活经历,“送书赠书”则动员高三毕业生收集城市高中生的教辅材料赠送给山区高中生。 最近,C公益正在筹备“类TED的分享大会”,朱子沐计划将它做成一个“聚集青年人的赋权赋能平台”。这个平台一方面会与政府、企业合作,同时也会链接一些沿海的青年组织项目在西北落地,比如,C公益会与青年发展领域的头部机构之一的北辰青年深度合作,用后者的“工具包”为西北青年提供中短期的实践活动。 “联合共创”是朱子沐做这个分享大会的策略。除了朱子沐,ABC美好社会咨询社上海分社BD副总监凌婧、北辰青年创始人兼CEO宋超、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合作与发展总监王忞青等6人也是这个项目的联合发起人。 打造“生态圈”是朱子沐一直在构想并努力的方向,具体到项目层面,朱子沐提醒团队要“踏踏实实地扎根”。 2015年起,C公益所有项目都严格按照“提出想法/发现需求——调研设计——执行——评估反馈——完善”的流程进行。今年,C公益计划成立专门的评估部门,以期搭建自己的青年发展影响力评估指标和体系。 “我不希望我们做的是自以为的好事,而是真的能切实帮助到青年们。如果公益组织自以为做好事,实际却害了服务对象,这是很大的悲哀。”朱子沐说。 “我不可能放下它” 最近,三线作战的朱子沐计划开启第四线——做一家社会企业。这家即将起步的社会企业为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付费培训,然后把他们输送到相关公益机构实习。“我不希望准留学生们就是为了出国而去NGO实习,而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影响,他们能意识到中国的问题和青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朱子沐强调。 “青年担当”是C公益的愿景之一。朱子沐信奉“用行动改变现状”,习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如果解决不了的就效益最大化”。他的口头禅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他也有至暗时刻。 2015年,朱子沐去乡村调研,发现很多孩子仅有的课外读物是《新华字典》,他们平时的活动主要是在路边玩土或帮父母种地。当地学校虽然在教室配备了电视并配套了远程课程,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很难从中受益。乡村见闻让朱子沐深感无力,回到城市下了汽车,他一个人背着旅行包,走了很远的路回家。 那段时间,C公益也陷入低谷:团队人员流失严重,有人质疑C公益做项目赚钱,知乎上甚至有专门页面讨论朱子沐的人格问题。2015年一整年,C公益没有开发任何新项目。最抑郁的时候,朱子沐一个人从青岛跑到烟台的海边散心。 C公益的筹资也困难重重。过去几年,朱子沐不断链接基金会,申请了多项公益支持计划,但几乎都没有下文。对此,朱子沐认为,目前中国关注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基金会比较少,而且资方都比较看重直接的社会效益。“这也和我们的形态有关,我们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讲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朱子沐说。 大四时,父母和老师都建议朱子沐把公益放一放,先去大公司系统学习商业。“我不可能去放下它的,这是不可能的。”朱子沐说。他笃信公益的价值,认为公益行业创造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是商业和政府部门难以企及的领域。 对于投身公益这件事,朱子沐做过多次“确认”。从哈佛大学学习归国后没多久,2016年10月,朱子沐选择休学一年,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大学游学,并去当地的青年发展支持机构参访、交流。 未来三、四年,朱子沐希望自己能出国深造,并且自己能支付学习费用,他还希望能入选明年的“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我在某些方面会比较自卑、有点虚荣心。很多东西都是虚的,但为了机构的发展,你需要一些头衔。我希望成为一个不在乎别人观点、不在乎头衔的人。”朱子沐坦言。 在朱子沐看来,C公益做的所有项目,以及“生态圈”构想,都旨在为西北青年提供一个“一个可能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瞬间”。朱子沐相信改变的力量,当年他到上海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动因之一是觉得自己“嘴笨”,想通过参加模联活动突破自己。 “真正的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引导。” 朱子沐说。据C公益统计,截至目前,机构已为西北青年提供2000+公益实践机会,30000+人次受益。相关数据显示,宁夏地区约13%的模联社团是学校的唯一社团,78%的模联社团是学校唯一具有学术性的素养教育社团。 不断有人问朱子沐C公益存在的意义和使命。他的回答是:“将来有一天西北不再需要我们了,这就是C公益存在的意义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