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 |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分析服务

腾讯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国际视野 |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分析服务

2018-07-23

微信截图_20180730131931.png

关于孤独症诊疗,最大的困难是每一个患儿的情况可能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确诊后,患儿家庭需要举其一生的精力来照顾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目前,孤独症的病因还不明确,发病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法均在探索阶段,也没有相关的免疫干预方法。所以一旦确诊,将对患儿父母带来非常巨大的压力,数据显示,68%的孤独症患儿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导致的各种症状。

目前,我们普遍认为早干预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那么怎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呢?干预的影响又是什么呢?是让孤独症的确诊变得更困难还是更容易呢?

从数据来看,有70%的孤独症患者有一次并发病症的情况,40%有两次或者更多发病的情况,11%-39%有过癫痫的情况,还有很多孤独症患者都伴随睡眠困难、焦虑多动等症状,但是目前仍然没有明确有效的医疗检测手段来确诊孤独症,因为孤独症并不是由一个病因导致的。

从社会差异性来看,比如我告诉你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有孤独症,你有什么反应?大家看看下面视频中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后来被诊断为孤独症,在很小的时候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


截至目前,孤独症诊断在基因测序方面还没有什么发现和突破,也就是说,没有孤独症的孩子也可能出现一些与孤独症患儿相同的症状,孤独症患儿并没有明显的生物指标。如果一个孩子出现这些症状,那么有25%-35%的可能性患有孤独症,而且男性的发病率相对更高一些。但是不同的情况下,诊断就更加困难,比如患儿的智商更高一点,或者语言能力更强一些。


对于普通的小孩而言,很小的时候可以通过眼神与身边的人交流,慢慢学习的新技能能够让我们适应外部环境。我们来看这个视频里面的孩子,虽然没有语言,但是可以看到这个小女孩在和摄像师进行互动,她看着她妈妈也有反应。相比之下,第二个视频中的孩子则背对着摄像机,完全不跟摄像师互动,全程都在自己玩耍。


所以,一个孤独症患儿如果不接受定制化的指导,他能够自学到什么东西吗?答案是不太可能。下面这张图是表达性语言发展轨迹,黑线轨迹代表一个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应获取的各项发育能力,红线轨迹则表示这个孩子可能有一些孤独症的问题,学习遭遇一些困难,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赶上同龄小孩的平均水平。


微信截图_20180730132548.png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技能的检测,来评估孩子的行为变化。正如数据显示,47%的孤独症患儿与同龄人相比,一下子就能够发现很大的区别。

所以我们强调早干预对于孤独症患儿的重要性,这种干预需要非常有效的实证医疗,即每周25小时的强化治疗,我们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孩子进行学习,在一个小组或者是教室的氛围中对他进行教育,教授他们各种技能,帮助患儿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微信截图_20180730132635.png


这种情况下,提供给每一个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更容易负担的的医疗帮助,通过社区帮助到各个阶层的患者,显得至关重要。2005年,美国梅氏协会开启了一个国家标准项目,专门审查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实践行动。这个项目量化了一系列应用治疗的科学证据水平,目的是确定具体程序背后的作用和证据量。2011年,这个项目进入第二阶段,开始通过多元化的综合分析来对患儿进一步地分析和跟进。


微信截图_20180730132719.png

我们所做的选择性干预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是巨大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是干预结果的直接呈现,比如梳理一个从业者行动指南。如下面的图片所示,我们在结构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ABA),可以帮助这个孩子在桌子上坐着就能获得很多学习的机会,通过颜色、形状以及其他相关的游戏,生动地向孩子展示这些功能的存在,这也是一种社会技能的学习过程。此外,我们也选择性地开设餐桌礼仪等内容,让孩子们学习一些生活技巧。


微信截图_20180730132808.png

ABA之所以效果明显,关键在于与环境的互动,相当于达成了一个双方选择的结果。这种方法是目前孤独症康复领域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康复方式,我们会持续深化在这方面的研究,只有更好地解决了个体差异化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结构更有效、更成功地帮助孤独症患者。













京ICP备14003698号-1